在 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技術研發(fā)試驗第三階段總結暨2019年應用大賽啟動會”上,IMT-2020(5G)推進組組織對我國現(xiàn)階段5G技術研發(fā)進行了總結。其中,華為以測試場景最全面,且各項測試成果遙遙領先其他廠商。
在北京懷柔外場,華為充分測試了IMT-2020(5G)推進組測試規(guī)范中的所有NSA(Non-Stand Alone,非獨立組網)和SA(Stand Alone,獨立組網)用例,并測試了最全的5G首波商用主流頻段,如2.6GHz, 3.5GHz, 以及4.9GHz,為全球5G的商用部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據悉,在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使用64T64R NR (New Radio,新空口) AAU( 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線系統(tǒng))支持所有5G主流商用頻段: 2.6GHz, 3.5GHz, 以及4.9GHz,真正做到不僅硬件實現(xiàn)極簡,而且在NSA和SA下性能測試上性能指標均處于當前業(yè)界領先地位。使用2.6GHz, 3.5GHz, 以及4.9GHz頻段,不論在NSA還是SA下,單用戶峰值均超過1.8Gbps。eMBB業(yè)務下用戶面單向時延低至2ms, 遠小于ITU標準中定義的eMBB單向時延4ms的要求。
且在第三階段測試中,華為5G核心網始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保持領先,其以微服務為中心的架構,實現(xiàn)微服務的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運維,使新業(yè)務的上線周期縮短到周級甚至分鐘級。在新業(yè)務體驗上,華為5G核心網做到了真正的控制與轉發(fā)分離,支持融合的控制面管理分布式的用戶面,還能夠同時支持2G、3G、4G和5G接入,保證了多網共存下的最佳用戶體驗。在5G承載中,完成50G/100G/200G大容量端口、50G/200G FlexE(Flexible Ethernet,靈活以太)切片隔離、三層到邊緣,NCE (Network Cloud Engine,網絡云化引擎)下發(fā)SR (Segment Routing,分段路由)隧道等特性功能及性能驗證。在室內覆蓋方面,華為率先用5G LampSite完成了5G 數字化室分SA組網的性能和功能的全部測試,也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成該測試項目的設備商,該階段性成果也有效支撐運營商5G室內覆蓋的部署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