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鐵路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在會議上表示,根據(jù)“十二五”規(guī)劃和資金情況,2012年安排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000億元,新線投產6366公里。這比2011年同比減少了2000億元投資。日前,各地官員紛紛前往鐵道部拜會,爭取保住本省的地方項目不被砍掉。
鐵道部一天接待三省拜訪
22日下午4點半,臨近下班,鐵道部傳達室卻反常地開始高速運轉,絡繹不絕的人擁進這間小屋子,此起彼伏的電話聲響個不停。
傳達室內僅有的三個填寫個人資料的小本子在窗口進進出出,從一個人手中換到另一個人手中。僅10分鐘,就有6個人開完單子,陸續(xù)進入鐵道部大門。張輝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個。
張輝來拜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公關—在緩建或停建的鐵路項目中,取消自己省內項目的名字。
“來鐵道部公關的地方官員非常多。”張輝表示。某一天,張輝就連著見到了三位其他省的官員。不僅是實際參與的省發(fā)改委鐵路辦官員,還有更大的領導,2012年的鐵路建設都是懸在他們心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根據(jù)鐵道部的公開信息,12月7日-14日,短短幾天內,來自天津、內蒙古、湖南、河北、西藏5個省級行政區(qū)的黨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拜會了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等人。
其中僅12月14日一天,盛光祖就接觸了來自天津、內蒙古和湖南的三撥人馬。
地方政府謹慎投資鐵路建設
盡管是代表本省來公關,張輝做好了應對一切問題的心理準備,但有個問題還是讓他非常擔心。“之前電話聯(lián)系的時候,對方就詢問提高出資比例的事。但這件事我們不好做主,要省領導和鐵道部開會研究。”張輝說。
由于資金緊張,近幾個月來,讓地方政府提高出資比例已經(jīng)成為鐵道部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這個背景下,包括退出城際鐵路和快速路的建設等一些政策相繼出臺。
“地方政府對于增加投資表現(xiàn)謹慎。”國家發(fā)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劉斌表示,鐵路建設不能給地方帶來直接的利好,一是沒有調度權,在哪個區(qū)間行駛多少車,行駛什么車,沒有一點話語權。另一個是鐵路收入統(tǒng)收統(tǒng)支,統(tǒng)一上繳鐵道部,地方得不到任何好處,一般只是拉動周邊經(jīng)濟發(fā)展。“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持股比例1%和49%得到的好處是一樣的,那誰還愿意加大投資。”他說。
專家:線路是利益博弈結果
鐵道部和地方都沒有錢,直接反映在鐵路建設進度放緩上。
據(jù)媒體報道,在7·23甬溫線鐵路特大事故發(fā)生之后,國務院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國鐵路進行了一次深入和徹底的安全評估和可行性排查。包括重慶至萬州鐵路等24個項目遭遇緩建。
部分鐵路項目鐵道部將不會在“十二五”期間開通投產,這些項目包括哈爾濱至齊齊哈爾客專、大同至西安鐵路、合肥至福州鐵路等。
事實上,鐵路2012年資金緊張情況會更為嚴重。為了緩解資金吃緊的局面,鐵道部于一個半月內密集發(fā)債1000億元,用來償還所欠債務,保證項目開工。然而,
這筆原定于到2012年4月的債券被提前發(fā)完,勢必會影響2012年資金狀況。“很多線路都是各種利益博弈的產物。”一位專家表示,這些博弈在資金匱乏的2012年或將更加激烈。
鐵道部否認投資規(guī)模減2000億
官方:鐵路建設規(guī)模不能過度超前
專家:短暫虧損不影響長期投資
曾有財經(jīng)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在“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發(fā)展思路下,有些計劃內的高鐵項目將被停止。
鐵道部研討后對于今年的基本建設投資基本達成一致:縮水2000多億左右,即從年初計劃基本建設投資7000億減少為4000多億。
但鐵道部總工程表示,鐵路投資計劃調整不像外界傳言那樣,“今年基建投資會減1000億,設備投資則沒有變化”。
鐵道部一位內部人士也不同意鐵路發(fā)展思路重大調整的說法,而僅是在“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思路上按需微調。
昨日,鐵道部相關人士表示,面對此次的虧損,目前還沒有具體應對措施,也不清楚虧損是否會對鐵路的投資規(guī)劃產生什么影響。
但縮水2000億的消息不準確,具體可參考4月13日盛光祖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的說法。
翻閱媒體報道發(fā)現(xiàn),盛光祖當時接受采訪時,談到“十二五”期間鐵路建設的規(guī)模時表示,鐵路建設規(guī)模要適度超前,而不能過度超前。
“十二五”期間將安排基建投資2.8萬億元。與“十一五”相比,鐵路投產新線將增長87.5%,完成建設投資將增長41.4%。
短暫的虧損,對于長期的鐵路建設投資不會產生什么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