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始,IP的觀念和產品迅速得到傳播,IP的應用案例開始增加,網絡攝像機逐步在各個行業(yè)展開應用。隨著網絡攝像機逐步攀升的用量、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增強,均推動IP進入迅猛增長的實質應用階段,吸引了更多的IP、IT、廣電領域企業(yè)進入安防或加大對安防的經營力度。蘇州科達科技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經理劉志強舉例,教育(80%以上由于信息化的需要)、金融(由于大聯網的需要)、平安城市(由于圖像整合、安防整合的需要)等行業(yè)基于對IP的強烈需求,更是先一步發(fā)展。
隨之而來的IP廠商相互混戰(zhàn)中可以看到渠道的變化與品牌的收斂。北京華科鴻泰智能系統(tǒng)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韓敬釗表示:“模擬時代的安防產品,松下、索尼等知名外商就是標桿,不管是產品質量還是價格都以其為標準,質量上向其靠齊、定價上以其同類產品為度量。相應地,出于對其產品的信任,集成商或者用戶只要確定產品型號即可,渠道跟進到代理商為止。”可以說,模擬時代教育市場多半為外商所占據。
IP化以后,IP攝像機、編碼器及NVR的出現讓人們進入全IP數字視頻時代,傳統(tǒng)的視頻矩陣被網絡和軟件取代,攝像機的視頻圖像就近轉化成數字信號上傳到網絡,大容量存儲設備取代DVR內部有限的硬盤容量,此外計算機、網絡、交換、存儲等技術越來越密切的聯動關系,這些劇烈的變化不僅刷掉了一批沒來得及轉型跟上時代步伐的制造商,也使得部分技術實力不夠強大的集成商陷入困境。“對集成商來說,原來模擬的項目會重點考慮傳輸的距離,而IP項目則需考慮各方各面,如項目的網絡里面會有多少攝像機數據需要上傳、每個攝像機占用的帶寬是多少、根據這個帶寬占用量還要考慮到整個網絡的承載量、如果承載量不夠還要修改整個網絡的架構,可能需要變成二層架構或者三層架構來進行分流等,技術難度加大了。”
對此中安消集團副總裁徐濤也表示,“從模擬到IP的應用轉型,大部分中小集成商需要提高對技術人員、設計人員的要求,而對技術實力較雄厚的集成商而言,也需要盡快熟悉新產品新應用即可。”可以看出,數字校園的興起,無論是制造商或者集成商,都面臨重新洗牌。
模擬時代的工程商只需把關產品質量,然后依照圖紙進行安裝工作即可,渠道也只需跟進到代理商。IP化以后,除了在技術上的改變,集成商和廠商的溝通聯系也在加強。華科鴻泰副總裁韓敬釗表示:“在IP時代,就算是同一廠商出來的設備,在接不同的平臺軟件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可能是軟件自身問題、也可能是IPC本身內部的固件特點造成的bug,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無論問題出在哪一方,都需要雙方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必須跟廠商的研發(fā)團隊互動,去溝通去討論如何解決問題、什么處理方式更好。功能的擴容、改進以及一些大的修復,這些都是需要雙方甚至多方來完成的。”
可見這種轉變之下,原有代理商模式的渠道體系越來越扁平化,集成商轉而與廠商的研發(fā)隊伍交流更多。廠商如何發(fā)力,不僅僅是通過安防媒體的推廣與宣傳,與集成商、用戶更多、更深入的互動,也關系著其在集成商、用戶印象中的品牌形象,也關系著其產品在安防通用行業(yè)如教育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