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隨著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銀行、交通、小區(qū)、庫房管理中的迅速普及應用,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備因雷擊破壞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其后果可能會使整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運行失靈,并造成難以估計的經(jīng)濟損失。
為了對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取有效的防雷保護措施,保障監(jiān)控系統(tǒng)正??煽康倪\行,首先應明確監(jiān)控系統(tǒng)遭受雷擊損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雷電可能的侵入途徑,尤其是雷擊損壞較為嚴重的室外監(jiān)控設備,在分析其損壞原因的基礎上,正確選擇和使用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備的防雷保護裝置,以及研究和探討信號、電源線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等??梢允垢靼卜拦こ坦荆瑢μ岣弑O(jiān)控系統(tǒng)的抗雷電能力,優(yōu)化系統(tǒng)的防雷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閉路監(jiān)視系統(tǒng)的組成及雷害成因
1.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簡稱CCTV),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前端部分:主要由攝像機(頭)、云臺、控制信號解碼器(1.5/4V)、電源變壓器(12/24V)防護罩、支架、接閃器等組成。
傳輸部分:使用同軸電纜、電線、多芯線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墻敷設等方式傳輸視頻、音頻或控制信號等。
終端部分:主要由電源、顯示器、畫面分割器、解碼器、監(jiān)視器、控制設備等組成。
2. CCTV系統(tǒng)雷害成因
直擊雷:雷電直接擊在露天的攝像機上造成設備損壞;雷電直接擊在架空線纜上造成線纜熔斷。
電波侵入:CCTV的電源線、信號傳輸或進入監(jiān)控室的金屬管線到雷擊或被雷電感應時,雷電波沿這些金屬導線侵入設備,造成電位差使設備損壞。
雷電感應:當雷擊避雷針時,在引下線周圍會產(chǎn)生很強的瞬變電磁場。處在電磁場中的監(jiān)控設備和傳輸線路會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這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當有帶電的雷云出現(xiàn)時,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傳輸線路上都會感應出與雷云相反的電荷。這種感應電荷在低壓架空線路上可達100kv,信號線路上可40-60kv。這種現(xiàn)象叫靜電感應。電磁感應和靜電感應稱為感應雷,又叫二次雷。它對設備的損害沒有直擊雷來的猛烈,但它要比直擊雷發(fā)生的機率大得多。[nextpage]
三、CCTV系統(tǒng)的綜合防雷
1.前端設備的防雷
前端設備有室外和室內(nèi)安裝兩種情況,安裝在室內(nèi)的設備一般不會遭受直擊雷擊,但需考慮防止雷電過電壓對設備的侵害,而室外的設備則同時需考慮防止直擊雷擊。
前端設備如攝像頭應置于接閃器(避雷針或其它接閃導體)有效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攝像機獨立架設時,避雷針最好距攝像機3-4米的距離。如有困難避雷針也可以架設在攝像機的支撐桿上,引下線可直接利用金屬桿本身或選用Φ10的鍍鋅圓鋼,地網(wǎng)接地電阻小于3Ω。為防止電磁感應,沿桿引上攝像機的電源線和信號線應穿金屬管屏蔽,並作等電位連接,控制箱應安裝在接閃器(避雷針或其它接閃導體)有效保護范圍之內(nèi),箱內(nèi)引入線應穿金屬管屏蔽,並與箱體作等電位接地連接。
為防止雷電波沿線路侵入前端設備,應在設備前的每條線路上加裝合適的避雷器,如220V電源線(C/1+NPE)、攝像機(CoxaB-E2)、視頻線、云臺信號線和云臺DC12V控制線(FLD-12V )。攝像機的電源一般使用AC220V或DC12V。攝像機由直流變壓器供電的,單相電源避雷器(C/1+NPE)應并聯(lián)在直流變壓器前端,如直流電源傳輸距離大于25米,則攝像機端還應並接低壓直流避雷器(FLD-12V )。有些進口型號云臺控制信號解碼器的電壓可能低于2V,應此應選用啟動電壓較低的避雷器(FLD-5)進行保護。
信號線傳輸距離長,耐壓水平低,極易感應雷電流而損壞設備,為了將雷電流從信號傳輸線傳導入地,信號過電壓保護器須快速響應,在設計信號傳輸線的保護時必須考慮信號的傳輸速率(≥10M)、信號電平(5V),啟動電壓(7V)以及雷電通流量(電纜線限制在最大5KA)等參數(shù)。室外的前端設備應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電阻小于3Ω,高土壤電阻率地區(qū)可放寬至 <8Ω。
2.輸線路的防雷
CCTV系統(tǒng)主要是傳輸信號線和電源線。室外攝像機的電源可從終端設備處引入,也可從監(jiān)視點附近的電源引入。控制信號傳輸線和報警信號傳輸線一般選用芯屏蔽軟線,架設(或敷設)在前端與終端之間。
GB50198-1994規(guī)定,傳輸部分的線路在城市郊區(qū)、鄉(xiāng)村敷設時,可采用直埋敷設方式。當條件不充許時,可采用通信管道或架空方式,此時規(guī)定了傳輸線纜與其它線路並溝的最小間距和與其它線路共桿架設的最小垂直間距,電纜與其它線路共溝(隧道)的最小間距:220V交流電線0.5m,通訊電纜0.1m。電纜與其它線路共桿架設的最小垂直間距。1—10KV電力線2.5m,1KV以下電力線1.5m廣播線1.0m通信線0.6m。[nextpage]
從防雷角度看,直埋敷設方式防雷效果最佳,架空線最容易遭受雷擊,并且破壞性大,波及范圍廣,為避免首尾端設備損壞,架空線傳輸時應在每一電桿上做接地處理,架空線纜的吊線和架空線纜線路中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和等電位連接。中間放大器輸入端的信號源和電源均應分別接入合適的避雷器。
傳輸線埋地敷設并不能阻止雷擊設備的發(fā)生,大量的事實顯示,雷擊造成埋地線纜故障,大約占總故障的30%左右,即使雷擊比較遠的地方,也仍然會有部分雷電流流入電纜。所以采用帶屏蔽層的線纜或線纜穿鋼管埋地敷設,保持鋼管的等電位連通,由于金屬管的屏蔽作用和雷電流的集膚效應,對防護電磁干擾和電磁感應非常有效。如電纜全程穿金屬管有困難時,可在電纜進入終端和前端設備前穿金屬管埋地引入,但埋地長度不得小于15米,在兩端將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同防雷接地裝置作等電位相連。
3.終端設備的防雷
在CCTV系統(tǒng)中,監(jiān)控室的防雷最為重要,應從直擊雷防護、雷電波侵入、等電位連接和電涌保護多方面進行。監(jiān)控室所在建筑物應有防直擊雷的避雷針、避雷帶或避雷網(wǎng)。其防直擊雷措施應符合GB50057-94中有關直擊雷保護的規(guī)定。監(jiān)控室盡可能不設在所在建筑物的項層、頂二層。
進入監(jiān)控室的各種金屬管線應接到防感應雷的接地裝置上。架空電纜線直接引入時,在入戶處應加裝避雷器(380B40S),并將線纜金屬外護層及自承鋼索接到接地裝置上。監(jiān)控室內(nèi)應設置一等電位連接母線(或金屬板)作匯流排,該等電位連接母線應與建筑物防雷接地、PE線、設備保護地、防靜電地等連接到一起防止危險的電位差。各種電涌保護器(避雷器)的接地線應以最直和最短的距離與等電位連接母排進行電氣連接??刂圃O備擺放不能靠近窗戶,主要控制電腦中心最好擺放在建築物中心的房間,地面鋪放銅扳並作法拉第蘢等電位連接。
由于有80%雷擊高電位是從電源線侵入的,為保證設備安全,一般電源上應設置三級避雷保護,第一級設在總配電房(380B60B),第二級設在控制室配電柜(380B40S),第三級設在設備進電前(C/1+NPE)。在視頻傳輸線、信號控制線、入侵報警信號線進入前端設備之前或進入中心控制臺前應加裝相應的避雷保護器如CoxaB-E2(視頻信號防雷器)、FLD-5V(控制信號防雷器)、FLD-12V(報警信號防雷器)。
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接地電阻值越小過電壓值越低。監(jiān)控中心采用專用接地裝置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3Ω。采用綜合接地網(wǎng)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Ω。選用適中的接地線材也很重要,原則上應盡量選用銅材,線徑要粗,方便泄流,減低地電位反擊電壓。
四、結束語
雷電對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損害途徑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對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遭受雷擊損害的主要大原因,以及可能的侵入途徑作了初步的分析,同時對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防雷保護技術進行了相應的介紹。需要說明的是: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防雷保護由於設備的安裝環(huán)境特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很多情況下都不能保證100%設備不被雷擊損環(huán)。對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防雷保護設計不僅取決于防雷裝置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之前,就要考慮到監(jiān)控系統(tǒng)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當?shù)厥欠窭讚舾甙l(fā)區(qū),而設計合適的線纜布放方式、屏蔽及接地方式。有很多機構是在被雷擊后才采取補救措施,但由於線纜的布放方式、屏蔽及接地方式已成定局而不能達總之,防雷保護設計應綜合考慮,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