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搶的手機搶到了,電視盒子搶到了,就是沒搶到米鍵,氣死我了!”在上月初的一次搶購中,盡管米粉小王“身手敏捷”,但是2萬個米鍵剛“放”出來就被一搶而空,小王也無奈失手了。
小王想搶的米鍵,是一種智能硬件。記者了解到,這種與耳機接頭外形相似的“按鈕”,插入手機音頻接口后,通過專用APP,即可通過“綁定”好的短按、長按、連續(xù)按,一鍵實現拍照、手電、錄音、Home鍵等功能。
據了解,使用它無需解鎖手機,輕輕一按就可一鍵拍照、錄音、截屏,甚至直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而記者也注意到,小米的官網甚至稱:“按鍵功能支持自由定制,從單擊、雙擊到九連擊、十連擊都可以自定義。”
無獨有偶,另一家互聯網公司360也開賣智能按鍵。“首發(fā)是在4月3日,10萬個10分鐘就售罄了。”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款按鍵的售價僅為3.6元,“差不多和白送一樣,算是價格最低的智能外設。”
要酷炫,更要“實惠好用”
實際上,智能硬件是下一座金礦,IT巨頭們都開始抓緊布局:谷歌發(fā)布可穿戴設備平臺AndroidWear,收購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三星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SmartHouse;蘋果向外界展示了車載系統(tǒng)Carplay;Facebook巨資收購了虛擬現實廠商Oculus……
智能就一定要“高大上”嗎?不少國內廠商卻開始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眼中的智能硬件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智鍵的開發(fā)者就曾對記者表示,他們很喜歡Cuptime(一款智能水杯)的設計,因為針對的功能點很單一,“就是提醒長期坐辦公室的人按時喝水,但是解決的是用戶真正的剛需。”
“智能充電線預計售價將會在80元到100元左右。”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智能線開發(fā)者詹志勇也表示,這種智能線藏著智能控制芯片和操作系統(tǒng),因此,不用連接電腦,只要將這根線和手機相連,線里面的芯片就能自動給手機發(fā)送備份信息的指令。
“在智能硬件、軟件的發(fā)展過程中,初期贏得‘科技發(fā)燒友’的追捧并不難,但是要打動‘技術小白’,才是大多數廠商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一名業(yè)內人士表示,“不妨拋開酷炫的概念,從‘實惠好用’的角度出發(fā)。”
推薦閱讀:智能家居難普及是誰的錯?
誰能打破智能家電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