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發(fā)布2020年第四季度業(yè)績快報。按照中國企業(yè)會計準則(下同),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66.71億元,同比增長10.3%;歸母凈利潤為12.52億元,同比增長93.5%,但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82%至4047萬元。第四季度,中芯國際晶圓銷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
展望2021全年,中芯國際首席財務官高永崗博士表示,“因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公司在采購美國相關產品或技術時受到限制,給公司全年業(yè)績預期帶來了不確定風險。我們給出的全年預期是基于運營連續(xù)性不受影響這個假定前提,出口許可申請必須根據流程走,需要時間,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诖?,我們全年收入目標為中到高個位數成長,上半年收入目標約21億美元;全年毛利率目標為10%-20%的中部。”
成熟制程需求旺盛
根據公告,中芯國際2020年未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為43.32億元,同比增長142%;2020年未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為16.97億元,對應2019年虧損5.22億元。這就意味著,一旦審計后公司2020年扣非為盈利狀態(tài),中芯國際A股的股票簡稱要變了,也即從“中芯國際-U”變?yōu)椤爸行緡H”。
據了解,科創(chuàng)板的特別標識“U”代表上市公司尚未盈利,如果發(fā)行人首次實現盈利后,該特別標識將取消。對于上市時未盈利,根據上交所公布的科創(chuàng)板股票上市規(guī)則顯示,指的是公司上市前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而實現盈利,指上市時未盈利的科創(chuàng)企業(yè)上市后首次在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實現盈利。
中芯國際表示,2020年公司積極采取防疫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公司產生的不良影響;同時受益于消費電子、信息通訊等行業(yè)需求強勁,芯片用量上漲,晶圓代工行業(yè)產能整體緊張,成熟制程需求旺盛,公司營收實現增長。
擴產成熟工藝產能
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中芯國際預計2021年資本開支為4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藝(28nm以上)的擴產,小部分用于先進工藝(28nm及以下)和北京新合資項目土建及其它。
中芯國際表示,目前晶圓代工行業(yè)產能緊張,特別是對成熟制程的需求依然強勁,預計公司成熟產能將持續(xù)滿載。公司計劃2021年成熟12英寸產線擴產1萬片,成熟8英寸產線擴產不少于4.5萬片。
對于先進工藝部分,中芯國際稱,在“實體清單”影響下,會考慮加強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臺開發(fā)和布建,并拓展平臺的可靠性及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給出的2021年資本開支計劃與2020年(67億美元)有不小差距。業(yè)內人士分析,之所以削減資本開支,或與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有關。
2020年12月中旬,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針對適用于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向公司供應;對用于10nm及以下技術節(jié)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采取“推定拒絕”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補齊獨董席位
同日,中芯國際發(fā)布一則人事任命公告——自2月4日起,劉明博士獲委任為公司第三類獨董及戰(zhàn)略委員會成員,任期自2021年2月4日起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
這填補了2020年底中芯國際原獨董叢京生博士辭職后留下的空位。彼時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將會自2020年12月31日起三個月內委任新的獨立非執(zhí)行董事,以確保相關規(guī)則得以遵守。”
公告顯示,劉明博士在半導體行業(yè)33年的職業(yè)生涯中,為微/納米加工、NVM器件和電路、模型和模擬以及可靠性方面研究做出了貢獻。個人發(fā)表了5本著作和文章,發(fā)表了300多篇期刊論文,并發(fā)表了100余篇會議論文。她擔任許多重要的學術職務,其中包括IEEE電子器件協(xié)會北京分會主席。
劉明博士的成就為她贏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2019年,她被授予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劉明博士的職業(yè)生涯致力于半導體技術和開發(fā)方面的教育、指導和出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