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在國內高校掀起一陣“刷臉簽到”風潮,人臉識別技術成為防止學生逃課、代課的有力神器,如今,刷臉打卡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四川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教師魏驍勇又出新招——“看臉色神器”,在每堂課上,他都會錄下學生的聽課視頻,并且運用面部識別系統,分析學生們的聽講程度,專注還是走神、思考還是打盹,全都無所遁形。
魏驍勇的新發(fā)明,被學生們稱為“看臉色神器”——即通過捕捉視頻中學生們的面部表情變化,可以分析上課效果到底好不好——魏驍勇稱呼它為“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行為分析模型”??梢酝ㄟ^對數據收集、分析,可以分析學生的人際關系、行為方式,還能用來進行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
事實上,“看臉色神器”前景廣闊。以后,學生上課的表情可以細分為走神、打盹、想心事等等……基于這些表情分析,我們可以做很多的數據統計。在魏驍勇的設想里,捕捉學生上課的面部表情,在給日常教學提供數據支持的同時,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公共場合的廣告牌前安個攝像頭,通過捕捉受眾的表情,可以分析廣告的效果如何。
2002年美國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曾展開想象:基于面部識別系統,通過表情、行為分析和大數據統計,對犯罪證據進行解析、跟蹤,在罪犯犯罪前就對其進行干預,以達到預測、防止犯罪的目的。這也是看臉色神器的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