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創(chuàng)新撞上“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通信技術、智慧城市……未來技術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近日舉行的“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2016”經濟峰會上,多位互聯網和業(yè)界大佬齊聚北京,共話“互聯網+”時代的科技創(chuàng)新。
人工智能將改變未來生活
日前,韓國棋手李世石不敵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以總比分1∶4落敗。“圍棋人機大戰(zhàn)”掀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和未來科技的探討熱潮,也成為互聯網大佬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我認為機器會比人類更智能,但不會比人類更睿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人類具有智慧,機器對友情和愛是沒有感覺的,我們要利用機器來解決問題,使機器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
“這次圍棋比賽是人工智能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臉譜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扎克伯格認為,雖然人工智能在圖片識別、語言翻譯等應用上采用的仍是數據分析的技術,能量依然有限,但未來5到10年將會取得巨大進展。
“人工智能”一詞已被寫入“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我國未來將重點突破大數據和云計算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操作系統(tǒng)、高端工業(yè)和大型管理軟件、新興領域人工智能技術。
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表示,程序自身可以不斷進行學習與提高,人工智能發(fā)展速度將會更快,資本和人才也將會大幅融入其中。“人工智能會給大家非常多的驚喜,在未來一年里會有各種各樣的驚喜產生,讓我們拭目以待。”
人工智能在汽車中的應用也成為一大熱點。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武佳碧介紹,汽車智能化正是汽車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今年將迎虛擬現實產品“消費年”
近些年,虛擬現實(VR)成為一個熱詞。通俗講,VR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幫你實現“白日夢”。在此過程中,VR技術會模擬出逼真的三維虛擬世界,并通過視覺、聽覺等讓使用者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2016年將會成為消費級VR年。”扎克伯格對VR的發(fā)展充滿信心。他介紹,臉譜公司2015年已與手機及虛擬現實設備生產商進行了深度合作。VR通過模擬環(huán)境,可以為用戶帶來非常好的體驗效果,未來將生產類似智能手機應用的產品。
“現在智能手機應用會有更多形態(tài),可能5年到10年之后,VR手機將會成為市場主流。”扎克伯格說。
“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提升新興產業(yè)支撐作用。大力推進先進半導體、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統(tǒng)、新一代航空裝備、空間技術綜合服務系統(tǒng)、智能交通、精準醫(yī)療、高效儲能與分布式能源系統(tǒng)、智能材料、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虛擬現實與互動影視等新興前沿領域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化,形成一批新增長點。
5G帶你進入“高速”生活
2G屬于文本時代,3G屬于圖片時代,4G進入視頻時代,那么5G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呢?據了解,相比4G每秒100Mb的峰值速率,5G理論值將達到每秒10Gb。
“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加快信息網絡新技術開發(fā)應用。積極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和超寬帶關鍵技術研究,啟動5G商用。今年1月7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fā)試驗,這意味著我國5G發(fā)展進入技術研發(fā)及標準研制的關鍵階段。
“目前人們對視頻、流媒體、高流量的應用等需求日益增加,移動技術的進步影響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德里克·阿博利說,移動端已大大提高了互聯網的接入率及普及率,這種比率在未來還會增加。5G與4G有著不同的系統(tǒng)架構,下載速度更快,可以滿足人們對流量和速度的需要。
阿博利說,移動互聯技術正與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相結合。未來,電子消費將更具移動特色,影像傳輸系統(tǒng)的連通性和解析度將會更高。
“互聯網+”加速“數據社會化”
今天,“大數據”正越來越深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在“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中,“大數據”一詞共出現20次。未來五年,我國將實施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并促進大數據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互聯網+’的核心是釋放數據價值,并將加速實現數據社會化,以數據為核心形成產業(yè)創(chuàng)新和經濟發(fā)展新引擎,帶動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在峰會上說。在他看來,“互聯網+”應當是“互聯網為表、數據為里”的模式。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數據化”的深入應用階段,并站在了“數據社會化”的起點上。
孫丕恕認為,實現數據社會化關鍵要整合開放政府數據。“由于政府掌握了大量的高價值數據資源,政府開放數據,將帶動更多的產業(yè)、商業(yè)數據的公開,培育出數據大生態(tài),逐步實現數據社會化。”
讓城市“智慧”相連
信息技術在未來幾年可能會為城市發(fā)展帶來驚人變化。隨著智能技術發(fā)展,未來城市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組成服務,會使城市的服務更有效,為市民提供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共處,成為智慧城市。
“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提出,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數據和物聯網發(fā)展,建設智慧城市。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熊群力說,以前的智慧城市建設更多是信息化、低層次的信息化,新型智慧城市則以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fā)展、綠色開元、網絡空間安全等為目標,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城市深度融合,是一種新的社會生態(tài)。
在普華永道全球有限公司主席戴瑞禮看來,智慧城市的建設必須依賴大數據,傳感器、攝像頭、物聯網等下一代信息技術,將推動智慧城市的發(fā)展進入一個新時代,通過智能設備與百姓生活需要的醫(yī)療、交通、環(huán)境等服務緊密聯系起來,讓城市里的每個人實現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