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經常演繹著“繁盛-淘汰-繁盛”的大輪回,這是在技術和市場雙重作用下的結果。技術的發(fā)展帶來的是市場的繁盛,而技術相對成熟之后的惡性競爭卻導致市場遭遇瓶頸。于是,技術的革新無疑將再次成為救“市”主!
市場的秋天在收獲的同時,也恰是一個節(jié)點,新的一個輪回就此開始!
DVR產品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隨著視頻編碼壓縮算法如Mpeg2/4、 H.264的進步,近年來出現了迅猛發(fā)展的勢頭。有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DVR銷售200萬路,2007年國內DVR銷售近800萬路。然而,雖然 DVR的市場形勢一片繁榮,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和廠商卻對DVR產品未來的市場發(fā)展前景表示擔憂,唱衰的論調層出不窮,“冬天論”頻見于報端。細數DVR 市場的發(fā)展便不難看出,這些擔心是不無道理的。
首先,DVR產品在國內的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價格戰(zhàn)往往是繁盛市場下最致命的現象。 2009年第一季度,在國內安防產品的最大渠道分銷來源地廣東,主流DVR品牌廠商對基于CIF的DVR價格調整的幅度可以用跳水來形容,8路、16路產品近乎于加工硬成本,而本該居于價值核心的DVR研發(fā)價值被完全忽略。其次,由于當前市場同類DVR產品過多,公安部三所為避免惡性競爭出臺了準入杠桿機制,基于CIF的DVR將被停止進行安防產品資格認證檢測,迫使DVR從CIF進行轉移。
可見,DVR市場嚴重的產品同質化以及就此引發(fā)的惡性競爭問題,已經讓人感覺到濃濃蕭瑟的秋意。不日而臨的冬天更是所有業(yè)內人士所不愿面對的。對于市場的中小制造商而言,繼續(xù)降價將是唯一選擇。通過對生產成本的進一步控制壓縮,滿足一部分低質低價的市場需要,也不失為一條生路。[nextpage]
對于規(guī)模型制造商而言,增強產品性能,推陳出新是一種解決之道??梢灶A見,在CIF 之后,基于D1技術的產品很有可能成為DVR的主流。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國內大量DVR制造商居于產業(yè)鏈下游,自身卻并無研發(fā)能力, DVR最關鍵的研發(fā)核心技術被掌控在幾家芯片廠商手里。而目前這些芯片廠商基于D1的方案卻并不成熟,這是DVR性能增強之路的最大障礙。
目前,一些實力型的制造商已經在嘗試將產品功能增加,或與其它產品結合“跨界”、“ 混搭”,比如推出數字和模擬混合的DVR,甚至將視頻智能分析功能集成進去。但這種新功能產品同樣有著致命的缺陷:將DVR數字和模擬攝像機混搭需要強大的CPU處理能力,這是原來以數字DSP或者FPGA的視頻編碼為主的架構的CPU無法承受的,即使技術上把CPU等模塊增強,DVR性價比也會降低,將無優(yōu)勢可言。
以上幾種改良都不足以成為拯救DVR的諾亞之舟,我們相信DVR的發(fā)展確實已經面臨一個節(jié)點,這也是符合產品和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產品的發(fā)展到了后期,自身的改良已經很難適應市場,往往將會由新一代的產品進行替代。就像以前的矩陣風光無限,但后期縱使改良出數字矩陣等多種形態(tài),也難改變被DVR替代的市場命運。
碩果之后見蕭瑟,蕭瑟之后是寒冬。偌大的市場空間,DVR未來雖然仍將留有一席之地,但主流地位也必將無存。那么誰將接替DVR成為市場新寵?[nextpage]
全數字產品目前尚難完成搶班奪權。因為今天的技術,尚無法從本質上克服延時問題,性價比也并不樂觀,還遠未達到可與模擬產品相提并論的地步。真正能夠取代DVR的產品,將是介于模擬和數字技術之間的產品。它應該既兼容模擬系統(tǒng)的高畫質、無延時的高品質;又并蓄數字系統(tǒng)的網絡化、靈活性;同時應支持當前主流的高清視頻、智能分析等關鍵業(yè)務特性。這樣的產品,其形態(tài)應該符合高可靠、網絡化應用,其性價比更應該滿足安防多種應用的需求?;谶@樣的市場基礎,行業(yè)內已開始出現如Super DVR這類的產品,它超脫原有DVR設計理念而誕生,可提供超越模擬系統(tǒng)和數字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具備完全替代模擬矩陣、報警主機、DVR、NVR、智能分析、數字管理平臺等設備的能力。
目前,在公安部和工信部的倡導下,由公安部一所和中星微電子作為組長單位正在引領制定安防監(jiān)控行業(yè)的國家標準《安全防范監(jiān)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SVAC)技術要求》,以規(guī)范市場發(fā)展、并提高我國安防產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市場需要像 Super DVR這樣,以SVAC技術標準為設計核心的數字智能視頻技術的產品。依據安防監(jiān)控市場需求,能夠為用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更能充分滿足未來業(yè)務擴展的多元化應用需求,符合安防技術智能化建設的現狀與趨勢。
DVR的秋天雖然來了,一個全新的安防產品時代更將隨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