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提案的內容在GB T 28925-2012 《信息技術 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協(xié)議》國家標準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本提案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其主要規(guī)定了工作在2.45GHz頻段的有源RFID系統(tǒng)中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空中接口通信協(xié)議及工作方法。
2015年2月19日,由信標委秘書處承擔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提交的《ISO/IEC 180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 -- Part 4: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2.45 GHz》模式4(ISO/IEC/JTC1/SC31 N4494)國際標準提案順利通過CD階段投票。
ISO/IEC/JTC1/SC31現(xiàn)有31個P成員,其中,13票贊成,0票反對,14票棄權,4個P成員未參與投票,投票通過率為100%。根據ISO/IEC/JTC1關于國際標準提案CD階段的相關規(guī)定,本提案已順利通過CD階段投票。
本提案的內容在GB/T 28925-2012 《信息技術射頻識別 2.45GHz空中接口協(xié)議》國家標準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本提案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其主要規(guī)定了工作在2.45GHz頻段的有源RFID系統(tǒng)中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空中接口通信協(xié)議及工作方法。作為物聯(lián)網標準體系中基礎類核心標準,本提案除包括有源RFID技術的標簽存儲容量大、通信距離遠、安全強度高等特點外,首次將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RFID系統(tǒng)通過收集標簽中的傳感器數據,實現(xiàn)對被測物體的無線傳感器監(jiān)測和定位功能。本提案內容將在集裝箱管理、資產監(jiān)控、人員監(jiān)控、車輛及船舶識別等復雜的物聯(lián)網應用環(huán)境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中國國內企業(yè)已經開發(fā)出符合本提案的標簽和讀寫器等產品,相關產品已經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和京杭運河船只的精準識別和電子自動通關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免責聲明:本站所使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部分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共享平臺。如使用任何字體和圖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權所有方的,皆為無意。如您是字體廠商、圖片文字廠商等版權方,且不允許本站使用您的字體和圖片文字等素材,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核實后將立即刪除!任何版權方從未通知聯(lián)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賠償或上訴法院的,均視為新型網絡碰瓷及敲詐勒索,將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經濟賠償!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