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無線電波中的一段,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其測距原理跟普通雷達一致,把無線電波發(fā)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據收發(fā)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
近年來,毫米波技術贏得了廣泛的關注。作為一種非接觸式傳感技術,它可用于檢測物體,并提供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信息。此外,毫米波能夠穿透塑料、墻板和衣服等特定材料,并且不受雨、霧、灰塵和雪等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因此毫米波雷達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智能駕駛、安防監(jiān)控、智能家居和智慧醫(yī)療等領域。
智能駕駛
毫米波雷達在無人駕駛領域應用前景值得期待,可以幫助汽車感知周邊環(huán)境,發(fā)現識別物體,通過距離、角度、速度等參數對汽車避讓物體、防碰撞等進行引導。相比其他的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全天候運行,受雨、雪、霧霾惡劣天氣的影響小,穩(wěn)定性高。
安防監(jiān)控
將毫米波雷達技術引入視頻監(jiān)測領域,同時結合多類型攝像機的可視化優(yōu)點,可以推出“視頻+雷達”聯動應用解決方案。與傳統(tǒng)攝像機監(jiān)控相比,能夠全面彌補視頻監(jiān)控的不足,比如光線明暗不一、霧霾遮擋視線、大風影響監(jiān)測、惡劣天氣影響、黑夜探視不準等問題。
毫米波雷達技術可實時輸出入侵目標數據,聯動攝像頭跟蹤拍攝。主動警示入侵目標,對多目標進行實時跟蹤、錄像、抓拍和識別,達到綜合布控的效果。
智能家居
目前在智能家居場景中,常見的人體感應傳感器有紅外、超聲波、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三種,三者由于技術特性不同,因此在產品設計上往往方式不同,例如紅外以及超聲波由于穿透性,往往前者只能選用玻璃外殼材質,后者無法進行外殼包裝,毫米波雷達在智能家居的人體感應運用上與其他兩者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是其對人體靜止狀態(tài)感應更為靈敏,二是其環(huán)境靈活性高,不受溫度、亮度和濕度等影響,三是外觀設計更為美觀,可以隱藏在外殼里面進行檢測,且安裝時無需在產品表面鉆孔。
檢測呼吸心跳,雖然是智能家居中的一個場景,也算小眾的市場,但對于不少用戶而言,這卻是剛需。通過雷達發(fā)射電磁波照射人體,接收回波經過信號處理后,分離出呼吸、心跳生命信息,基本排除各種數據采集與傳輸干擾,并輸出人的生命體征參數,運動幅度參數。
智慧農業(yè)
在農業(yè)領域,毫米波雷達已實現對農業(yè)害蟲種類、大小和數量的智能監(jiān)控。毫米波雷達在重大遷飛性害蟲的預警控制、防災減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毫米波雷達,可以實現對昆蟲和鳥類的識別,能探測跟蹤遷飛生物群體了解運動特性,對遷飛的生物量進行估計,對遷飛的軌跡等進行預測。據了解,目前,毫米波雷達已經在云南瀾滄、江城等地部署,多次檢測草地貪夜蛾、黃脊竹蝗等境外蟲源入侵。
醫(yī)院和酒店
毫米波雷達可以在不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對病人和酒店入住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jiān)測,以保證醫(yī)護人員和酒店對緊急情況和意外情況及時響應。同時,毫米波雷達也可應用于空調等用電設備,通過實時監(jiān)測場景內人員,來調整開關和功率,從而幫助客戶降本增效。
結語
雖然目前毫米波雷達還存在信息缺失、數據穩(wěn)定性差等缺點,依舊是與其他傳感器技術聯合使用,但是在智能化設備日益增多的今天,毫米波雷達產品在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具有的天然優(yōu)勢,將使其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和發(fā)展空間。